今天,我們來到了長榮海事博物館
長榮海事博物館的成立宗旨是:
長榮海事博物館以保存、傳播船舶的歷史、藝術與科學為宗旨,
希望喚起民眾對海洋文化的興趣與關懷,進而激發其探索求真的精神。
我們一開始參觀的是世界船舶區 (5F)
首先映入眼簾的,是一艘艘精緻的原始船。
遠古人類為了漁獵、渡水或搬運而製造舟船,材料多就地取材,以挖鑿、編結等方法製成。
這些利用當地材料,以簡易工法制成,沿用年代久遠的船,稱之為原始船。
由於原始船製作簡便又實用,現今仍有許多地方還在使用。
再來,導覽員帶領我們到了帆船時代區
(自己畫的)
在機械動力船出現前,人類使用風帆行船已經很久很久了。
西方帆船多元發展,產生許多不同類型的船,每種船都有自己的特色。
西方帆船的成熟發展,使得人們的水上活動從河、湖、沿海水域擴展到大洋。
大航海時代,開啟西方人的冒險征服旅程,串起了東西方的貿易航路。
這裡展示的模型,以大航海時代的歐美船舶為主。
有科克型船、飛剪船和縱帆式帆船等。
再來,我們去的是現代輪船區 (4F)
遠洋客輪區
因為機械船的進步與鋼鐵的應用於造船,使得船舶有大型化的情形,
而遠洋客輪也因此應運而生,例如:著名的鐵達尼號、多利克號、瑪麗皇后號等。
19世紀末至20世紀,當時歐洲人大量移民美國,造就了遠洋客輪的蓬勃發展,號稱遠洋客輪的黃金時代。
此時期的遠洋客輪航跡到達全球五大洲,以大西洋航線最為競爭。
20世紀中葉後,因為民航事業日漸發達,成為人們長途旅行的主要交通工具,遠洋客輪因此而式微。
1866年,義大利與奧地利的里薩之役,是史上第一次兩個蒸汽裝甲艦隊的海上會戰,
也正式揭開了以機械為動力的軍艦時代。
到了今天,現代軍艦不僅配備核子動力、電子導航設備、衛星通訊與各式導向飛彈,還搭配飛機及潛艇作戰,海戰已成為全方位的立體戰爭。
現代軍艦,依照功能的不同可分為驅逐艦、潛水艇、航空母艦等。
之後,我們到了海洋畫作區 (3F)
波瀾壯闊區
海洋畫的起源,是在攝影技術尚未發明前,人們以繪畫的方式將各種海事活動紀錄下來,
內容包羅萬象,從戰爭、船難、船賽、歷史事件、捕魚、水上運動、港口風景以及船的肖像等等,
風格以寫實自然為主,與一般純粹的創作藝術有所不同,
是一種帶有歷史文獻色彩的繪畫型態。海洋畫通常盛行於海權發達的國家,
十七世紀濫觴於荷蘭,十八世紀在英國發揚光大,隨著英國海權的拓展,十九世紀成為海洋畫的鼎盛時期。
導覽員帶我們去看了一幅畫,是在講兩艘船在比誰先把貨物速到港口。
(啊!!對了,差點就忘記說了,在5~3F沒有照片的原因是,他們不給拍,本人身為部落客最大的恥辱)
再來,就是快樂的自由時間~~
(1F)
~~ 船舶展覽~~
~~ 船舶展覽結束~~
掰掰啦
留言列表